挪用公款罪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人以违法手段占有公共财产并使之为私用。因此,如果罪行已被定罪,法院将依法按照刑法相关规定进行量刑,包括是否可以缓刑。
通常情况下,挪用公款罪的刑罚比较重,由于其严重性,罪犯并不容易获得缓刑。根据中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挪用公款罪的最高量刑可达15年以上有期徒刑,最低量刑为3年有期徒刑以上,并且还要依据具体情况判决。因此,如果罪犯的罪行较为严重,情节严重,获得缓刑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罪犯有可能获得缓刑。例如,当罪犯主动认罪、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表现良好、有悔罪表现等情况,法院可能考虑对罪犯实行缓刑,以期达到教育矫治的目的。但是,这些条件也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法院还需依照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总之,挪用公款罪获得缓刑并不容易,需根据刑法的规定和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如果罪犯表现出良好的悔罪表现,才可能有可能获得缓刑。但是,为了维护国家公共利益和制定良好的法律秩序,并且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严格量刑,以达到惩罚罪犯,警示社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