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其犯罪性质主要在于挪用公共财产、贪污受贿、损害公共利益等方面。其刑事责任应当得到应有的严肃追究,并且判刑应当根据犯罪的情节和罪行的严重程度进行判定。
在我国,刑法规定了挪用公款罪的判刑标准,其规定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从这里可以看出,挪用公款罪的刑期是比较严厉的,要受到限制自由的惩罚。
视为轻罪进行判定,并判缓刑,需要综合考虑罪行的严重程度、社会影响、赃款金额等等因素。因此,要进行挪用公款罪的缓刑判决,就必须经过审判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多方面的权威专业判断和评估,才能确定罪行和刑罚的适当性和严密性。
总之,挪用公款罪不应该被轻视和对待,也不应该对其进行缓刑判决,应该依照法律规定,从严从重、公正合理地判决,以达到惩罚罪犯、净化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