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在农村地区居住的农民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建立并经过审批的住房土地批准证或者户口登记的住房。因为宅基地的权属归属较为特殊,在农村地区的买卖交易流程也比城市更为繁琐。以下是农村宅基地出售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前期准备工作
1.确认宅基地的产权性质 产权是否合法、有效是农村宅基地交易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在出售前一定要确认宅基地的所有权、土地使用证等证件是否真实有效,避免后期出现法律和争议问题。
2.寻找买家 宅基地的买卖更多的是基于个人交易或者不动产中介转让,卖家可以通过走访周边的农村田地找到感兴趣的买家。
3.备份必要证件 在出售宅基地前,卖家需要备份相关的必要证件以备不时之需。包括出售宅基地的合法有效证件、户口簿以及其他与宅基地相关的证明文件。
二、出售宅基地流程
1.公示公告 卖家将拟出售宅基地的位置、面积、土地性质以及出售的价格作为公示内容发布在所属县、镇的政府门户网站上,公示时间一般为7天。
2.签订协议 如果有买家有意购买,卖家和买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签订正式的购房协议,在签署之前应该充分沟通、询问,确保协议内容真实完整、无遗漏。
3.办理产权过户 需要双方到宅基地所属镇、乡村委员会办公室签署过户手续。办理产权过户时需要提供宅基地的房屋土地批准证、产权证或户口簿等证件。
4.交付房款 如果买家出现房款逾期或者拖欠情况,需要双方成立协商委员会进行协商,卖家可以开具违约通知或者终止协议通知。
三、注意事项
1.未办理过户的宅基地不能转让,否则将面临法律风险。
2.在宅基地交易处理中要留意否具有其他法规特殊规定,例如存在承包约定、协议等。
3.购房者在购买宅基地前应该亲自勘察宅基地的场地、周围环境,避免自己打水漂。
总之,在出售农村宅基地前一定要仔细查看土地证核实房屋建造时间、建筑面积、是否符合法规标准等信息,留意规划建设的计划和未来有关农村地区的扶持政策,以免在后续交易中出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