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自用住房及其附属设施所在的土地。依法取得农村宅基地是农村居民在自建住房时,必须严格遵守的程序。那么,农村宅基地是如何取得的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农村宅基地的取得是有条件的,符合以下条件的农村居民可以申请宅基地:
1、具有农民身份,是农村户籍居民;
2、家庭没有住房或住房不足两户人家居住;
3、具有稳定的生活来源和住房建设的能力;
4、符合当地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
其次,农村宅基地的取得需要申请。农村居民需要逐级向所在的村委会、乡镇政府或县政府申请宅基地。申请时需准备必要的材料,比如申请书、户口本、居住证、结婚证、土地证等。同时,需要在规定时间内缴纳一定的费用。
最后,农村宅基地的取得需要符合一定的分配规则。宅基地的分配一般按照“家庭分户、依次分配”的原则进行。即首先确定是否有住房困难户,然后按照家庭人口、土地利用和耕作能力等因素依次分配。
总之,农村宅基地是农村居民建造自己住房的重要基础,但其取得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和程序。如果农村居民想要取得宅基地,需要了解相关政策和规定,尽可能提前规划好申请过程,以确保顺利取得宅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