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犯罪行为,是指在财务管理中,利用职务之便,将公款用于自己或他人的私人利益,造成国家和人民的损失。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是依法可以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根据挪用公款的数额和情节严重程度,判刑的刑期也会有所不同。
对于挪用公款98万元的情况,如果情节较为严重,可能会被判处较长的刑期,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在一般情况下,挪用公款的量较大,且带有明显的违法行为,通常会被判处较重的有期徒刑。如果挪用公款的人能够主动认罪和退赔所挪用的公款,可能会对判刑结果有所减轻。
根据刑法规定,挪用公款数额在50万元以下的,可以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如果数额在50万元以上但不超过500万元的,可以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可以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
综上所述,对于挪用公款98万元的情况,如果被认定为犯罪,判刑结果可能会在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但具体的判决结果仍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加以判定。无论如何,挪用公款是一种极严重的行为,严重扰乱了政府财务管理秩序,破坏了社会正常秩序和公信力,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序良俗和国家的稳定,必须严厉打击挪用公款等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