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在村集体土地上取得的住房用地,是农村居民稳定居住的基石。按照我国相关法规,农村宅基地分为四种:自建房屋宅基地、回迁安置宅基地、集体宅基地和贫困户宅基地。
自建房屋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在集体经济组织土地上建房屋的,这种宅基地可以再次建新房。但需要注意的是,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土地是国有的,而宅基地仅是一种特殊用途的土地,宅基地的所有权仍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此外,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的若干意见》的规定,已经取得农村宅基地的村民在使用宅基地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规,不得超出宅基地规定的用途范围,否则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总的来说,在农村宅基地上继续建造房屋需要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另外一定要考虑到周围环境和村规民约等因素,合理规划并妥善处理好与周边居民的关系,方能利用好宅基地这一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