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挪用公款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如果被发现,并且挪用金额较大的话,将会面临严厉的刑事惩罚。据有关法律规定,企业挪用公款的罪名分为两种:一是挪用特定款物罪,二是挪用公款罪。
挪用特定款物罪是指企业人员在行使职务时以挪用、侵占公款财物、销毁、变卖、抵押、转移、隐匿等方式,将企业特定的公款、财物据为己有,导致企业财务账目严重不实。挪用公款罪是指企业人员挪用或盗用公司或其他单位的财物或者非法骗取公款,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挪用公款金额在5万元以上就被认为是数额较大,情节严重的行为。
对于企业挪用公款的罪犯,刑事处罚一般是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且一般会被强制退赔所挪用的公款。具体的刑期的长短和刑罚的轻重,取决于所挪用的公款的数额大小、情节严重程度、是否有自首或者配合调查等情况。通常对于数额较大的企业挪用公款行为,犯罪嫌疑人将会被判处比较严厉的刑罚,可能会被判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总之,企业挪用公款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对于犯罪嫌疑人来说,刑罚十分严厉。因此,企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务必要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认真履行职责,不得违法乱纪,挪用公司资金。如果企业确实需要资金运作,应该选择合法、透明的方式进行融资,避免走向犯罪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