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婚姻法规定,离婚必须经过协议离婚或者诉讼离婚。如果双方当事人在进行诉讼离婚过程中想要撤诉,那么是否会有冷静期呢?
撤诉后是否会有冷静期?
在离婚案件中,当一方提出了诉讼,而另一方拒不认可离婚的事实,双方就会进入审判程序。但在审判过程中,一方或双方均可要求撤诉。一般情况下,当事人提出撤诉,法院会先在庭审中确认申请人是否真实的申请撤诉,并通知被申请人确认。
如果双方一致同意撤诉,那么一般认为双方需要在协议离婚中重新进行协商,达成新的离婚协议。但是,就国家法律来说,协议离婚无需等待冷静期,而是可以在签署后直接生效。因此,即使是撤诉的情况下,也不会有专门的冷静期。
但需要提醒的是,在协议离婚中,夫妻双方需要对后续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重新进行协商,并签署协议离婚协议书。因此,无论是撤诉还是被判离婚,离婚双方都需要在事实清楚的情况下,且经过充分的思考,达成最终的离婚协议。这样既能保证离婚双方的利益,也有利于后续的生活适应。
结论
撤诉后是否有冷静期,其实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协议离婚无需经过冷静期,只需签署协议即可生效。但在实际操作中,离婚双方应该充分思考和协商,确保离婚协议的公平和合理。建议在签署协议离婚协议书之前,离婚双方不要草率决定,要经过充分的沟通和思考,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