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养与抚养权有一定的联系,但并不是弃养必须要获得抚养权。弃养是指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放弃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和教育责任,这种行为一般都是在无法或不愿意继续承担抚养责任的情况下做出的。
弃养行为虽然可以由监护人自主决定,但是却存在着法律限制,即需要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进行。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未成年子女同时也有受到父母抚养的权利。如果父母想要放弃抚养义务,就需要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经过审查后才能够最终决定是否批准。此时并不需要获得抚养权,但必须按照法定程序上报相关部门并进行审批。
而获得抚养权则是指某一方或多方在离婚或者家庭关系破裂后,依法取得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抚养权等,成为其法定监护人。因此,在弃养之前,如果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想要获得抚养权,也需要经过法律程序的审批和决定才能成为法定监护人。
总之,弃养与抚养权有联系但并不是弃养必须要获得抚养权。弃养行为需要遵循法定程序,而抚养权的获得则需要经过法律审批和决定。只有在这些规定下,才能更好地发挥弃养和抚养权的作用,维护未成年子女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