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犯罪行为,对于此类行为,我国刑法有明确的规定,并且制定了相应的刑事处罚措施。根据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100万元的行为属于贪污罪的范畴,最高可判处死刑。但是,具体的判决结果需要考虑到犯罪分子的情节和影响等多方面的因素。
在判决过程中,法院通常会根据被告人的认罪态度、犯罪的时间和方式、涉及的金额、社会影响等因素来确定刑期。如果犯案人员能够积极主动地认罪、悔罪并退缴所挪用的资金,可能会对刑期产生一定的缓刑作用。而如果被告人的犯罪手段特别恶劣,涉及的金额巨大,对社会的影响也非常恶劣,则有可能会被判处死刑。
总的来说,挪用公款100万元的犯罪行为应该受到清晰的刑事处罚。根据被告人的具体情况和犯罪行为的性质,判决结果可能会在5年至20年之间,或者更长时间。此外,在公安机关的侦查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如果能够积极配合调查,主动交待问题,加大斗争力度,缩短侦查时间,有可能会对判决结果产生积极和有利的影响。综上所述,挪用公款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必须受到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