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会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很大的损失和影响。因此,对于这种行为必须要进行惩处,以维护社会的公正和稳定。
从法律角度来看,挪用公款是一种犯罪行为,属于刑事责任范畴。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数额特别巨大的情况下,会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以上、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因此,即使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也意味着犯罪行为非常严重,只有承担了相应的法律后果,才能得到社会认可和宽恕。
对于“坐飞机”的问题,其实并不应该成为判断罪犯服刑是否已经完成的标准。虽然现代社会航空运输非常普及,但是对于刑罚执行来说,关键在于犯罪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如果犯罪嫌疑人或罪犯被判处有期徒刑,就应该服刑,不应该轻易享有常人的自由和权利。这是社会安全和法治的保障。
总之,挪用公款是犯罪行为,并且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以上,没有理由放纵罪犯享有特殊待遇。任何罪犯都应该承担自己的法律责任,服刑期间必须要接受监管和教育,以期改正错误,回归社会。因此,我们不应该轻信“坐飞机”的谣言,也不要纵容罪犯逃避刑罚和追责。只有严格执行法律,才能保障社会的公正和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