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夫妻离婚时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书,用以规定离婚后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和拥有的权益。离婚协议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实际上其效力取决于协议的内容及其是否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首先,离婚协议涉及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必须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比如,《婚姻法》明确规定夫妻离婚时应当协商处理子女抚养、探望和赡养等问题,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等。因此,离婚双方达成的协议必须符合这些法律规定,否则就要被视为无效协议。
其次,离婚协议中对财产等事项的约定必须真实、合法、公正,不能有明显的违反道德和法律的行为。比如,如果离婚协议中涉及的财产分割偏向一方,或者存在虚假的情况,就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协议。
最后,离婚协议的签订要满足一定的形式要求。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夫妻离婚协议必须是以书面形式签订,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确认。另外,为了避免被认为是被迫签署的协议,协议的签订必须是在双方均了解协议内容和他们的权利、义务后自愿达成。
因此,离婚协议在法律上具有实际的效力,但构成离婚协议的事实必须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和标准,才能被视为有效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