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拆迁安置房是为了改善居民住房条件而建设的,它不仅满足了住房需求,同时也体现了政府关心民生的举措。然而,由于公租房的房价低廉,加之供给不足,一些人就想通过购买公租房拆迁安置房来获取高额利润,这实际上是违背了公租房政策初衷的行为。那么,公租房拆迁安置房能不能买卖呢?
首先,根据现行的相关法规,公租房拆迁安置房是禁止转让和出租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就明确规定:“公共租赁住房不得转让、抵押和出租。”换言之,购买公租房拆迁安置房后再转让或出租都会被认为是违法行为,相关的法律风险和处罚都是不可避免的。
其次,公租房拆迁安置房的购买资格是有限制的。购买公租房拆迁安置房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如购房人应符合当地的户籍或纳税要求,需具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等等。因此,大部分人买不到公租房拆迁安置房。
最后,公租房拆迁安置房是政府补贴的福利房,不应该卖出去。公租房拆迁安置房的建设是为了解决居民住房问题,让更多人拥有安全、舒适的住房条件。如果允许公租房拆迁安置房买卖,会导致社会上部分人贪图小利,占领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短缺的福利房源,导致住房公平问题的加剧,这将违背公共政策的初衷。
综上所述,公租房拆迁安置房是不允许买卖的,购房人应该遵守政府的政策规定,不允许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高额的利润。作为公共福利住房,购房人要珍惜这样的机会,实现自己居住安全的同时,也做到了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