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到法院公证后,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作为离婚的法律依据。公证是指将一项法律事实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予以确认和证明的一种形式,具有法律效力。
首先,公证是一种合法的证据形式。据此制作的离婚协议经过法院公证,就具有公证处的公证书的效力,具有法律证明力。当双方签署离婚协议后,法院公证处需要进行公证审核,核实离婚协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确保双方自愿离婚并达成一致意见,确保离婚协议在法律上的合法性,从而符合法律规定。
其次,公证可以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离婚协议在法院公证后,公证处一般会将草稿号、存档号及公证日期等信息归档保存,在协议中所涉及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方面,如果在未来发生纠纷,公证处可以作为协调双方矛盾的法律依据。双方离婚协议公证后,如果不认真执行,对方可以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后,公证可以加速离婚程序。离婚协议需要在民政局备案,根据不同地区的规定,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方可办理离婚手续。而公证协议能够证明双方离婚协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可加速离婚程序,缩短离婚时间。
综上所述,离婚协议到法院公证是有效的,不仅能够证明协议是真实合法的,还可以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加速离婚程序。因此,在离婚过程中,双方可以选择进行公证,以确保离婚协议的合法性和可执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