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权是指由法院判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育、照顾、教育等权利和义务。一般来说,法院会考虑很多因素来决定抚养权的归属,包括父母的经济能力、育儿能力以及对子女的态度等等。以下是一些情况下不能获得抚养权:
1. 有严重的犯罪记录:如果父母有严重的犯罪记录,如故意伤害、虐待等,法院通常不会将抚养权赋予该父母。
2. 育儿不当:如果父母育儿不当,如忽视子女的根本需求、无法正确教育子女、常常给予子女不良的生活环境等,法院也可能不会将抚养权赋予该父母。
3. 自愿放弃抚养权:如果一个父母自愿放弃抚养权或与孩子已经失去联系,则可能会被视为无法履行抚养义务,法院也不会将抚养权赋予该父母。
4. 能力不足:如果一个父母由于精神疾病、身体残疾等原因无法照顾小孩,则法院将不会将抚养权赋予他们。
5. 子女反对:如果子女已经年满12周岁且已表明反对某个父母获得抚养权,法院可能会考虑孩子的意见并相应地做出裁决。
在决定抚养权归属时,法院会尽力考虑所有有关方面。因此,除了以上这些情况外,还有可能有其他因素影响抚养权的判决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