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是农村户口家庭的住房用地,由政府免费划拨给农民,是农村居民基本的住房权利。但宅基地不能作为独立产权出售或抵押,只有通过改造成为“房地一体”的住宅才能取得房屋产权证书,方便买卖和交易。
改造宅基地成为房产需要如下几个步骤:
首先,要到当地乡政府住建部门办理宅基地房屋改造申请,提交一份详细的建议书,包括房屋设计图、相关材料以及乡政府出具的《宅基地使用证》等证件,进行审查并获得批准后,方可进入下一步。
第二步,根据审批意见进行建房施工,施工过程中需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保证房屋质量和安全。施工建筑材料也需符合国家和当地的规定和标准。
第三步,建成后,需要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到县住建部门办理房地产证书,提交现场验收、资格认证等相关材料,交纳一定的税费,进行房地产证的过户。
最后,领取房屋产权证书,标志着该宅基地已经成为合法的房屋产权,可用于买卖、抵押等交易。但需要提醒的是,虽然取得房屋产权证书,但宅基地的土地权属并未改变,仍然属于国家所有,不能将其作为独立产权出售,且只能向本市农村户口的居民出售。
总之,改造宅基地成为房产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审批和手续,这些流程需要认真遵守和办理,才能使宅基地转变成为合法的房屋产权,更方便地实现房屋交易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