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后,集体组织将耕地和建设用地划分出来,分配给农民个人使用和占有的土地。而宅基地房本则是宅基地所有权的证明,也是农民购买和销售宅基地房屋时必备的重要文件。
在分户前,首先要明确的是宅基地属于集体所有制,虽然分配给农民个人使用,但实际上并不具有自由买卖的权利。因此,在分户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法性审核。县级住房城乡建设职能部门对宅基地房屋是否符合政策要求进行审核,如是否存在违法建筑等。
二、宅基地坐落的行政村划归。将宅基地所在行政村划归为一个户,包含所有符合条件的不动产,这样可以最大化地减少分户工作量。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行政村分为若干户。
三、产权确认。农民持有土地的情况不尽相同,有的是宅基地农民承包经营的土地,有的是农民流转或买卖的土地,还有的是农村房屋产权在未明确时被借出或被占用等。这些情况下,在确定产权时需要一一核实,并将正确的产权转移至对应的宅基地房屋所有人。
四、制作宅基地房本。在分出每户宅基地后,需要到县城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办理宅基地房本手续,即宅基地产权证书。此过程需要提供各类证明材料,如户口证明、土地证等,确保产权权益和土地使用权的合法性。
五、居民自愿签字。在分户和确权过程中,需要保证居民的知情权和自愿性,对于无法履行多种责任和义务的村民,能够协调处理出相对公平的解决方案。
总之,农村宅基地分户需要遵循政策法规,注重合法性审核和民主程序,确保宅基地房屋所有权的合法性,并充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