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我国法律规定,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其应受到严厉的司法制裁。而对于如何对挪用公款15万元的罪犯进行量刑,主要是根据他犯罪的情况综合评估,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犯罪的情节来看,挪用公款数量较大,犯罪手段比较隐蔽,且这些公款的来源是税收等纳税人的资金,因此具有较强的社会危害性。所以在评估犯罪的情节的时候,应将这些方面纳入考虑的范围,以更准确地评估罪犯的危害程度。
其次,量刑时还需考虑到犯罪者的心理、态度以及其他个人因素。如果该罪犯有较好的表现,自动投案,并且对罪行及其后果有了深刻认识和忏悔,愿意积极赔偿被受害单位或者个人受到的损失,则可酌情从轻处理。反之,则会根据犯罪者的态度予以依法审判。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细节需考虑,如犯罪人的年龄、有无前科、是否实则服从生产/劳动改造等等。总的来说,这些因素在量刑时都应该考虑进去。
综上所述,在量刑时,我们应该针对具体情况,综合上述因素加以评估,从而决定罪犯的刑期和刑种以及是否适用缓刑等其他的处理手段,以期达到维护社会公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