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破坏国家金融秩序和损害社会财产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和不可原谅性。对于挪用公款的情况,我国法律是有明确规定的。根据我国刑法第272条规定,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集体组织的工作人员,盗用单位公款、公物、款物,数额较大的,应当以挪用公款罪定罪处罚。
而具体如何量刑,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考虑。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数额的多少、到手的实际利益、挪用公款的情节等因素都将影响量刑结果。所以,对于80万元的挪用公款案件,具体的量刑结果,需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数额大小:80万元的数额较大,达到了数额较大的界限标准。根据我国刑法第272条规定,对于数额特别巨大的挪用公款罪,可以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以上、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2.犯罪情节:是否采取了掩盖手段?是否采取了多次挪用的手法?是否有利用职权、权力或者利用职务之便获取私利的情节?如果有,将会加重罪行的性质。
3.归还情况:是否主动退赃?是部分退赃还是全额退赃?这都将对量刑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量刑公正是一个关键问题。基本上来说,对于挪用公款的行为,相关部门和机构都应该依法从严处理,对于重度罪犯要判刑,同时也要给予犯罪分子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挪用公款是非常危险且不可取的行为,国家对此也提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任何人都应该认识到,挪用公款将会付出极其严重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