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集体土地中,分配给农村居民用于居住的土地,也被称为“农民的家”。在过去,农村宅基地只能用于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而不能用于建房。但自2011年之后,农村宅基地的政策发生了变化,农村居民可以在宅基地上自建住房或者由政府出资修建。
要想在农村宅基地上建房,首先需要满足宅基地本身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农村宅基地条例》,农村宅基地要求属于农村集体所有制,宅基地的使用权属于农村居民。宅基地可以自行建造住房,但建房的规模应该在本人和核定等级以内,否则需要报批。此外,还应按照当地土地管理部门的规定申请宅基地证书和建房用地批准证书。
然而,由于各地在宅基地利用政策上的实施并不统一,有些地方规定宅基地不允许建造过大的住房或者不允许部分地区的农民建房,因此在建房前需要具体了解当地政策。
总的来说,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属于农村居民,可以根据当地政策在宅基地上修建住房。但要注意,建房前需要满足宅基地本身的要求,若政策不允许建造过大的住房,就需要严格遵守规定。同时,在农村宅基地政策的落实上,各地具体规定不一,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了解相关政策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