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民的住房和生产用房所在的土地,通常由村民委员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国家、省、市有关土地政策规定,规划划拨给农户进行使用。宅基地建房不仅是农民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也是他们财产权的一种体现。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很多农民在宅基地上扩建房屋,引发了不少争议。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农村宅基地扩建房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禁止,但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
1. 宅基地的土地使用证与房产证是分开的,扩建房屋需要重新办理规划审批、建设规划许可证,再进行施工。
2. 宅基地建房应当符合土地管理和城乡规划的要求,即要遵循土地用途规划、建设控制区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定。如果未经批准擅自扩建,就可能违反规定,进而被认为是违法建筑。
3. 宅基地建房还应当符合环保和安全的要求。因为环保方面要控制建筑面积,以保证农业地的防护与绿色生态,而安全方面则是避免建筑物超标,超载使用,影响到房屋的结构、稳定和安全。
所以,农村宅基地扩建房屋并不是违法,但需要严格按照法规办理有关手续。如果不按照规定办理许可,或者违反环保、安全等相关规定,就会形成不良后果。因此,在进行农村宅基地扩建时,应当遵守国家、省、市的相关规定和标准,从而保障自己的权益,同时也避免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