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挪用公款行为属于贪污罪的一种情形。如果挪用的公款数额达到20万元,且情节严重,那么就有可能被判刑。
挪用公款是指公职人员将公款挪到其他用途或私自占有,情节轻则由纪委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情节严重则属于刑事犯罪。20万元的数额已经远超了一般的行政处分标准,具有明显的刑事性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挪用、私分、截留、挥霍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占公共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可以看到,挪用公款犯罪系数额罪,数额愈大,刑罚将愈重。如果案件之中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如影响较大、构成了职务犯罪等情况,那么被判刑的可能性将更加大。
总而言之,挪用公款违背了公职人员的职责和公信力,对于公共财产和纳税人权利的侵犯也是非常可恶的行为。因此,对于挪用公款的行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以维护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