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在离婚时达成的一份协议,主要包括子女抚养、财产分割、赡养等内容。一般来说,离婚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应的,意味着双方都必须遵守协议的内容。但如果在真正执行协议过程中,其中一方违反了协议,或者协议本身存在缺陷,导致对方受到损失,那么另一方是可以起诉的。
首先,如果离婚协议中的某些内容没有达成共识,或者存在不公平、不合理的条款,那么这样的协议就是无效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方执意要求执行该协议,另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该协议。同时,如果协议中的某些内容违反法律规定,例如涉及未成年子女的抚养问题,如果协议中的规定和法律不一致,那么另一方也可以通过起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其次,如果离婚协议已经签署但未执行,其中一方在执行过程中要求修改,导致对方受到损失,例如一方在协议中承诺支付抚养费但在执行过程中违反协议,不支付抚养费,那么另一方就有权利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综上所述,虽然离婚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但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可能存在缺陷。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受到损失的一方可以通过起诉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过,在签订离婚协议时,双方应该认真考虑各种可能性和后果,尽可能达成公平、合理的协议,保障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