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居民可以拥有农村宅基地。宅基地是指在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上,以家庭为单位划分的个人建房用地。宅基地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中干部、职工、贫困农民、城市老年人、退休干部、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众建房、安家的基础。
根据国家法律规定,拥有农村户口且符合一定条件的居民可以在乡村建设宅基地。其中,宅基地性质应为农村集体所有制,面积应不超过其所在村庄平均宅基地面积的三倍,不得转让出售,只能以自用为目的建房。建设宅基地需要全村民主会议的审批,并经过村委会备案,获得土地使用证明,方可进行建设。
宅基地是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住房权利的一项重要制度,实现了农村居民住房安置的根本保障。同时,宅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也能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强宅基地的管理和规划,保障农民的宅基地权益和基本住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