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民住宅的用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财产之一。农民的宅基地在土地使用权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因为它们通常比其他农用地更接近耕地,也更容易进行农业活动。
关于农村宅基地是否可以用农用地,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有所规定。1998年《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农村宅基地应当设置在适宜居住和方便生产、经营的土地上,但是不得超过家庭所需,每户的宅基地面积一般不超过1200平方米。
同时,《宅基地条例》也规定,宅基地的用途应当符合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得改变宅基地的用途,不得占用、损坏或者破坏耕地、林地、草地、水域、自然保护区和文物古迹等资源环境,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保障农民拥有宅基地享有基本住房权利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到保护农用地这一重要资源,不能随意改变农用地的用途,否则将会影响到农民的种植和养殖活动,影响粮食生产,最终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