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补偿协议是指政府与居民或单位签订的一种协议,其中规定了由于城市规划或其他原因需要进行拆迁的居民或单位可以获得的补偿,包括货币补偿、安置补助、物业补偿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拆迁补偿协议存在无效的情况,造成了不良影响。以下是判定拆迁补偿协议无效的情况:
1. 拆迁补偿协议涉及的范围不合法。政府并非可以随意拆迁,如果涉及到的区域未经合法的程序获得拆迁的许可,那么协议就是无效的。
2. 协议中的权利和义务不对等。政府和个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应该是平等的,如果协议中的权利和义务明显不对等,那么协议就可能被认为是无效的。
3. 协议未经当事方同意违规修改。如果政府或拆迁公司私自修改协议条款,而未经当事方同意,那么协议将无效。
4. 协议中涉及的条款不合法或违反公序良俗。如果协议中的条款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或违反公序良俗,那么协议也将容易被认为是无效的。
总之,拆迁补偿协议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应该保障当事方的合法权益。如果协议出现争议,一定要及时寻求法律支持,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