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房是针对因城镇化和市政建设需要而必须拆迁的居民提供的一种住房保障措施,其产权归属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针对拆迁安置房产权的确认,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需要考虑到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拆迁安置房产权应归居民所有。同样,在拆迁安置协议、建房合同中也应明确产权归属。
其次,需要对居民身份、权属变更等情况进行核实。针对居民所提供的各类证件可以进行查询、比对等措施,比如居民的户口本、房产证、土地证、购房合同等。如果产权的初始持有人或所有人发生了变化,需要及时做好产权变更登记等工作。
最后,需要进行产权登记。这是确认拆迁安置房产权归属的关键环节。产权登记是指将房屋物权利属性调查,登记到国家的房屋登记机构上。登记后便使该房产的所有权者得到法律保护。登记时需要提供相关材料以及缴纳一定费用,然后由相关部门检查符合相关规定后进行登记。
总之,在确认拆迁安置房产权归属问题中,需要涉及到多个方面的考虑,包括法律法规、居民身份、权属变更等情况的核实以及产权登记等重要环节。只有在所有环节都得到一个平衡点,才能保障居民的住房权和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