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官员犯罪行为,应该严加惩处。对于挪用公款的挪用方,应当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处理,不轻易心慈手软。
首先,挪用公款的挪用方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针对不同情况,可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比如追究其刑事责任、罚款、拘留、监禁等等。例如,如果挪用金额较小,且情节较轻,可以先进行从宽处理,如罚款、行政拘留等等;如果挪用金额巨大,影响恶劣,情节严重,应当依据法律规定判处刑罚,惩罚到位。
其次,挪用公款的挪用方应当进行行政处理。对于公职人员而言,除了刑事责任外,还应当承受行政责任,比如调离岗位、撤职、开除党籍等等。同时,应当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度,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使其心中有“法”、手中有权、自我约束,不敢及不想违法乱纪。
最后,挪用公款的挪用方应当进行经济赔偿。挪用公款严重影响国家税收、经济秩序和公民自身利益,应当追究挪用方的经济责任。有关部门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追回挪用的公款,向国家交纳罚金,赔偿群众损失等等。
综上所述,对于挪用公款的挪用方应当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处理,从法律、行政和经济层面对其进行严格措施,借此起到震慑作用,保护国家和群众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