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法律中,具体规定了未成年人和父母的关系,包括抚养权、监护权、探视权等。根据最新颁布的《婚姻法》中规定,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一般由父母行使,父母离婚的情况下也是如此,但是在一些情况下会导致抚养权转移的情况,这些情况包括以下几种:
1.未成年子女的一方(或双方)没有抚养能力,经过协商或者法院判决后可以将抚养权交由另一方(如爷爷奶奶、亲戚)行使;
2.离婚后父母对于抚养孩子的意见产生了分歧,可以由法院作出具体的抚养裁决;
3.父母中一方严重拖欠抚养费或者不能履行抚养义务,导致未成年子女的生活无法保障,这时候另一方可向法院申请抚养权;
4.未成年子女自身行为异常或者受到家庭环境的不利影响,可能会破坏自己的身心健康,这时候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剥夺其抚养权。
总之,除了以上这些极端情况,抚养权是不会因为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的。事实上,未成年子女保持和父母的联系,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对父母的情感纽带和安全感,还可以加强家庭的凝聚力,关注孩子成长的进程,并为教育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因此,即使孩子到了成年之后,父母也有义务关心他们的成长,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帮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