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挪用公款所涉及的金额不同,对于违法者的惩罚也会不同。在违法者被处罚后,违法所得一般需要归还,但是否需要还利息则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挪用公款”的定义。挪用公款是指公职人员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便利,将属于国家、集体或者个人的财物侵吞、挪用或者非法占有的行为。挪用公款是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属于刑事犯罪,一旦被发现违法,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对于违法所得的归还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违法所得的财物应当依法追缴归公,一般来说,违法所得的财物需要全部归还给国家或者集体,并且需要支付相应的罚款。在还款的过程中,是否需要支付利息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挪用公款的时间不长,金额不大,那么归还的时候可以只归还本金,不需要支付利息,这是因为违法所得不属于合法的财产,归还给国家或集体就是还原了违法前的状态,不需要支付额外的利息。
但如果挪用公款时间长,金额大,那么违法所得所带来的影响也会更加深远,而且违法所得被占用的时间越长,其利息就会越高,归还的时候也需要一并归还利息。
综上所述,挪用公款需要归还违法所得,但是是否需要归还利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来说,挪用公款时间短、金额少的,可以只归还本金;而挪用公款时间长、金额大的,需要归还本金和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