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违反国家禁止性规定的犯罪行为,人民法院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此进行定罪量刑。根据刑法规定,挪用公款的行为构成了职务侵占罪,刑期最高可达15年有期徒刑。
具体来说,对于挪用公款一万元以下的犯罪行为,依法将会被认定为轻微职务侵占罪,根据罪责轻重、情节严重程度、犯罪人员认罪态度等综合因素,法院通常会作出10个月以上、不超过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判决。
如果挪用公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且不超过五万元,依法将被认定为一般职务侵占罪,而刑期通常在3年以上、不超过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对于数额更大的挪用公款行为,比如超过50万元,将被认定为特别严重的职务侵占罪,相关人员可能面临10年以上、30年以下或者无期徒刑的判决。当然,如果犯罪人员情节特别严重,或者对社会有极大的危害,最高可按照法律规定处以死刑。
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犯罪情节、刑前行为表现等因素决定是否适用缓刑等特殊情况。总之,挪用公款是一项严重的犯罪行为,必须严格依法惩处,以维护国家法律权威、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