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放贷收息是一种涉及到国家公共利益、国家财产安全的重大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是指国家机关或者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侵占、挪用本单位或者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资金或者其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而放贷收息,则是指以非法手段获取他人财产,用自己的财产为他人提供高息贷款,以提高其收益的行为。这两个行为结合在一起,就会构成挪用公款放贷收息犯罪。
挪用公款放贷收息犯罪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这种犯罪行为涉及到国家公共利益和国家财产安全,损害了国家的形象和利益,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安全。其次,挪用公款放贷收息会使公款被私人占有,影响到公共资金的合理配置和使用,严重影响到公共服务的开展和发展,损害到公民的利益。最后,这种犯罪行为会导致放贷方和贷款方的利益纠纷,严重侵犯到贷款方的合法权益,造成财产上的损失。
公款的本质是国家财产,挪用公款是一种非法占有行为,其行为人将公款作为个人物品,进行借贷或者其他不当手段的运用,对公款财产的安全和合法性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构成了犯罪行为。同时,经融资产放贷收息也是一种非法获取财产利益的违法行为,为保护社会经济秩序,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消除不正之风,应该依法严惩。
总之,挪用公款放贷收息是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危害国家的财产安全和公共利益,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为了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公共利益,应该严格制止和打击这样的犯罪行为,坚决维护法律尊严和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