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房屋是指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因为城市发展和公共建设需要,政府采取法律程序,对原有的房屋进行补偿,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拆除。同时政府为拆迁居民提供相应的安置房屋,以解决原有居住问题。那么,拆迁安置房屋如何继承呢?
首先,对于拆迁户自身,只要符合政策规定,可以对拆迁房进行合法继承。通常来说,拆迁安置房只能在居住两年以上,且符合相关规定后方可进行继承。例如,在北京市,根据《北京市拆迁安置房及其管理规定》,继承人应为拆迁户法定继承人,且应在拆迁后60天内提交继承申请,经入户验收,由房管部门和住建部门共同办理继承手续。
其次,对于父母、配偶和未成年子女,也可以领取符合规定的继承权。此外,一些地区还规定了拆迁房不能对外转卖,但可以跨代继承。例如,在江苏省南京市,市政府出台的《南京市城市规划和建设条例》规定,保障性住房在被继承人或直系亲属间继承时不得转化为商品房。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拆迁安置房继承并非一劳永逸,具体操作还取决于不同地区的政策规定以及继承人的具体情况。在进行继承时,需要提供相关的身份证明和继承申请书,严格按照政策流程办理手续,以确保权益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