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因此应该立案查处。在我国,对于挪用公款的立案和追诉工作,主要由多个部门负责。
其中,最直接负责的是公安部门。公安部门可以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在查明刑事责任的情况下,对涉嫌挪用公款的个人立案调查,采取刑事拘留等强制措施,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公安机关可以将案件移交给法院审理,对于挪用公款的犯罪行为进行定罪量刑。
除了公安部门,还有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可以参与立案工作。财政部门可以对挪用公款的行为进行调查核实,向涉案单位追回被挪用的公款,同时还可以对管理不善的单位进行处罚。审计部门可以通过审计和监督,发现公款挪用和浪费的行为,建议有关部门进行查处。监察机关可以对公职人员违规使用公款的情况进行立案调查,并进行纪律审查处理。
最后,要注意的是,由于立案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不同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有所不同。因此,在立案过程中需要各个部门之间充分协作、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对于挪用公款这种严重违法行为,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确保公共财产的安全和合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