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离婚过程中双方达成的协议,其内容包含诸如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赡养老人等方面的内容。一旦双方签署离婚协议并获得法院的确认,就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如果其中一方在协议达成后违反协议,另一方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受损害方可以通过律师起诉违约方,要求违约方履行协议。在法院确认的离婚协议中,如果有关于财产和子女抚养等具体事项的约定,受损害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追究违约方的法律责任。同时,受损害方还可以要求法院要求违约方在一定期限内履行协议,避免案件的拖延。
其次,受损害方还可以通过调解或仲裁的方式解决争端。调解或仲裁是一种非诉讼解决争议的方式,双方可以选择由第三方组织或调解委员会进行解决。在调解或仲裁的过程中,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达成共识,解决争议。
最后,对于违反协议的一方,还可能承担其他法律责任。如果违约行为涉及侵权等行为,受损害方可以向法院请求对违约方进行经济赔偿和损失赔偿。
总之,一旦发现离婚协议被违反,受损害方应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通过法律途径,采取上述措施,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进一步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