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严重影响了政府、企事业单位的财务安全,对于社会稳定也是极大的危害。因此,对于挪用公款的犯罪行为,我国刑法有明确规定并实行严格的惩罚措施。
根据我国刑法,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公物、公文、公印等公共财物,致使国家、集体或他人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依照刑法规定,犯挪用公款罪将被判刑,刑期不同属于其挪用金额的多少。
如果被判定挪用公款100多万的犯罪行为,那么从严惩罚的立场出发,要顶格判刑,应当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同时处以罚款。如果犯罪情节特别严重且构成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那么还可以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
犯罪行为的严重性、社会危害性、侵害财务安全性等都是判决的定罪量刑的重要参考标准。被判定挪用公款100多万的犯罪分子,行为的危害性是相当明显的,其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利益,同时还有可能带来一系列的恶性事件,因此一旦被起诉定罪,其刑期会相当严厉,甚至会对犯罪者的人生做出不可改变的影响。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严守法律法规,不贪图私利,维护公共财产的安全。对于任何犯罪行为,要有零容忍的态度,必须依法严加惩处,维护社会正义,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