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很严重的犯罪行为,它会导致公共财产的损失和社会秩序的破坏。因此,对挪用公款的犯罪行为必须加以惩罚,并且追究刑事责任。在对挪用公款进行追诉时,需要考虑到时效的问题。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的追诉时效为10年。这意味着,从犯罪行为发生之日起,10年内可以进行追诉。如果超过了10年,就不能再追究犯罪责任了。但是,如果挪用的公款数额特别大,那么追诉时效可以延长到20年。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防止犯罪行为者逃避刑事责任,我国可以在挪用公款的追诉时效期限内,中止追诉时效。也就是说,如果追诉时效期限快到了,但是犯罪行为者还没有被找到,那么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中止追诉时效,直到找到犯罪行为者为止。
总之,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应该引起社会公众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在对挪用公款进行追诉时,必须考虑到追诉时效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犯罪行为者受到应有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