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夫妻离婚时达成的一份协议,其中规定了诸如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不公证的离婚协议虽然可以在离婚的过程中方便各方达成共识,但是在未经过公证的情况下,可能会在今后的生活中产生诸多争议。
首先,未公证的离婚协议在证明上存在缺陷。在法律上,未公证的离婚协议仅仅是夫妻双方之间的约定,而无法成为法律文书的证据。如果未来出现财产争议等问题,就无法利用离婚协议作为证据进行维权。
其次,离婚协议未经公证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公证是一种法律证明的方式,只有通过公证的法律文书才能具有法律效力。如果离婚协议未经公证,那么在未来处理财产、子女抚养等相关问题时可能面临困难。
此外,未公证的离婚协议可能存在风险。因为在签署离婚协议时双方都没有得到公证人的法律意见,可能会存在一些漏洞或者不公正的地方。如果未来出现纠纷,离婚协议可能无法切实维护双方的权益。
因此,在达成离婚协议之后,建议尽快进行公证。公证可以保障协议的合法性、证明权利的归属,避免未来出现法律纠纷。同时,在公证过程中,公证人还可以对协议进行审核,确保协议各方权益得到公正保护。
总之,为了避免未来发生不必要的争议和风险,离婚协议应该及时进行公证。只有在公证人的监督下,协议的合法性和公正性才能得到最好的保障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