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指的是农村居民的住房和种植用地,是农村居民最为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现行的《宅基地条例》规定,宅基地的性质属于集体所有,农民家庭可通过申请获得宅基地使用权,并有权依法处分、继承和出租或者转让。
而对于农村宅基地的继承问题,也有相应的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农村宅基地的继承权是由家庭成员之间进行继承,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直系亲属。在继承时,需要进行公证或者经过法院认定继承人,才能获取到宅基地的使用权。
但需要注意的是,宅基地的使用权只能继承一次,即当一个人继承了宅基地的使用权后,其子女再次继承时就无法再次继承。同时,宅基地的使用权只是农民家庭的使用权,严禁将其用于非农村居民的住房或商业用途等。
综上所述,农村宅基地居民是可以进行继承的,但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操作,确保宅基地的使用权被合理地传承下去,保护农民的生产生活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