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属于土地使用权,依据我国宪法和土地管理法规,宅基地的权利归农民持有,使用期限不少于30年,可以再续期。对于宅基地周围的道路、绿地和公共设施等,应当依法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不能被随意占用或破坏。
因此,如果农村宅基地周围道路或门口被占用,那么就属于违法行为。这不仅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同时还侵犯了宅基地土地使用权的合法权益。另外,如果村民在宅基地门前摆放摊位、货物、车辆等,也会对周围的行走造成影响,增加道路安全隐患。
针对这种情况,村委会或者乡镇政府可以对违法行为进行制止和整治。如果村民坚持不听劝阻,存在拒绝执行和冲突等情况,需要及时报警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应当注意与村民进行沟通和协商,尽量避免冲突和损失。同时,更应该引导村民树立规范公共秩序的意识,共建和谐的社区环境。
总之,农村宅基地周围的门口、道路等公共场所,不能随意占用或破坏,一旦发现违法行为,应当及时制止并处理。只有通过规范秩序,维护公共利益,才能够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