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款挪用属于一种违法行为,在我国属于刑事犯罪。公款挪用是指行使职务的过程中,将公共财产非法占为己有、用于个人的消费或者其他非法目的的行为。公款挪用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犯罪,它不仅影响了政府的财政安全,而且也侵害了纳税人的利益。因此,一旦发现公款挪用行为,必须迅速立案调查,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公款挪用的归属部门主要是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具体来说,公款挪用犯罪的调查和审判工作由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共同负责,但如果需要依靠公安机关进行侦查,可以由公安机关直接受理报案。另外,公务员违法方式中的公款挪用并不仅仅适用于纪检机关进行调查处理,涉及刑事责任的,也需要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协同处理。
在具体操作中,如果有人发现了公款挪用行为,应该立即向当地的纪检监察机关或公安机关举报。纪检监察机关可以按照法律程序进行调查,而公安机关则可以采取强制措施,例如逮捕犯罪嫌疑人、搜查相关财物等。当然,举报人应该提供尽可能详细的情况和证据,以协助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总之,公款挪用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违法者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对于个体而言,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法律意识,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严格遵守纪律规定,切勿抱有侥幸心理或者妄想短期内快速获得巨额财富。对于相关部门而言,则应该严格依法处理公款挪用案件,铲除腐败现象,切实维护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