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是指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场所使用公共财产的行为,如将公共资金、专项经费、公务用车、公用房屋等用于个人或私营企业的经营活动。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也对公共财产造成了损失,必须严格追究相关责任。
挪用公款行为属于违法行为,需要由国家机构进行查处。根据中国的法律规定,挪用公款将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进行调查、审查、立案、侦查并进行相应的惩罚。国家监察委员会是中国的最高审查机关,主要负责监察公职人员和政府有关部门的职务行为和财务行为等。
同时,如果挪用公款的行为涉及到具体的部门或单位,那么也可以由监管部门进行调查和审查。例如,如果挪用公款是在某个省级政府部门内发生的,那么该省的纪委、监委等机构将会对此进行调查和处置。
总之,挪用公款行为是一种非常恶劣的行为,其严重性不仅在于损失了公共财产,也在于此类行为对公众权益的侵害。因此,必须加强监管,加大查处力度,并严厉打击挪用公款行为,以维护社会公正与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