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使用公共部门的资金以个人的名义,用于违法目的,如贿赂、个人消费,非法投资、洗钱等活动。这种行为是违反了国家有关财经法规的,必须予以认真处理。
在我国,挪用公款是属于经济犯罪,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和处理。如果该案属于特大型经济犯罪案件,可以由省级以上的司法机关负责,一般的挪用公款案件则由公安局处理。
随着中国反腐败的力度加大,针对贪污和挪用公款等行为的惩罚也越来越严厉,相关部门的监管也更加严格。一旦发现挪用公款的行为,不仅会进行刑事惩罚,同时还会依法追缴应收回的公款,并且予以相应的行政处罚。
另外,各级政府部门也建立了专门的行政机构,对挪用公款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维护了税款财政资金的安全。例如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等机构都承担了维护税款安全的重要职责。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挪用公款是行政和刑事责任并存的行为,执法机关会根据案情对挪用公款行为的责任人进行相应的惩处,从严从重处理挪用公款等违法行为,加强对财务和税收管理,营造廉洁清正政治氛围,是我国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