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刑事犯罪,因为公款的来源是纳税人的钱,如果被个人恶意挪用,将导致公共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的不平等。因此,对于挪用公款的罪犯,法律应该严格惩罚以起到威慑作用。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数额500万元以上的行为属于特别严重的情节,最高可判处死刑。而挪用公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不满500万元的行为,则属于特别重大的情节,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如果挪用公款数额在5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通常会被判处15年以上有期徒刑,长达20年到25年不等。如果挪用公款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则判刑通常为10年到15年有期徒刑。
综上所述,如果一个人挪用公款达到800万元的行为,那么他应该被判处30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这个刑期不仅是对于犯罪的严重性的体现,也是对于社会的惩罚和警示。此外,公款挪用也会导致行政上的处罚,如开除公职等。
最后,我们应该意识到,挪用公款是对于公权力的滥用和对于纳税人的欺骗。所以,所有的公职人员和其他机构的领导干部都应该对公款的使用高度谨慎和对法律的尊重,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