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无论是在职工作中还是离职之后,都属于不法行为。那么,挪用公款归还之后,应该如何处罚呢?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该如何处置。
首先,如果是挪用公款在职期间被发现并归还,那么按照我国《行政处罚法》第29条所规定,应该给予经济处罚。处罚金额的标准视挪用公款的数额大小而定,但应当保证处罚力度与犯罪事实相适应。同时,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等行政处罚,并视情节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其次,如果是离职后自行认错并归还,则需要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对其进行惩罚。具体来说,如果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且属于职务侵占情况,则属于刑法规定的“职务侵占罪”,可能会被处以有期徒刑或拘役,罚款等刑罚。如果数额较小,则可能被轻罚或者免于刑事处罚。同时,这种人也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受到行政处罚和纪律处分。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挪用公款都是一种违法行为,必须面临相应的处罚和惩罚。针对此类行为需在维护国家法律权威,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的同时,也要引导那些有违法意识的人重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更好地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