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集体土地上的专门供农民居住和生产所用的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分给农民使用,是农民居住和生产的基础。对于农村宅基地面积的计算,需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土地使用政策。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农村宅基地面积主要分为两种:原始宅基地和扩大宅基地。
首先,原始宅基地是指村民在乡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核定的范围内,按照法定程序获得的居住用地,一般规定只能建房屋一层。根据《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办法》,原始宅基地最小面积为60平方米,最大面积不得超过240平方米,一般是按照一层建筑计算。因此,原始宅基地的面积为60-240平方米之间的区间。
其次,扩大宅基地是指在已经获得原始宅基地的基础上,再次增加建设用地面积,并建设二层或以上的房屋。扩大宅基地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主要包括批准程序、用地指标、用地手续等。根据《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办法》规定,扩大宅基地最大面积不得超过400平方米,该面积包括已建房屋建筑面积和剩余建筑用地。因此,二层宅基地建筑面积大约在200平方米左右。
总的来说,农村宅基地面积2层建筑计算,原始宅基地根据60-240平方米之间的面积进行,扩大宅基地最大面积不超过400平方米,二层宅基地建筑面积大约在200平方米左右。对于农村宅基地的使用,应依照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确保符合土地政策的规定,同时保障农民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