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对夫妻发生离婚时,通常会涉及到一系列的事项,如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赡养费等等。为了避免争端和纠纷,双方可能会达成离婚协议并签署协议书。但有时候签署协议后仍会发生一些问题,导致其中一方可能会考虑起诉。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虽然已经签署了离婚协议,但如果发生了新的事变,那么仍然有可能起诉。比如协议中确定的赡养费与实际需要有较大差距,或者对方并未按照协议履行义务等等,这些情况下,一方仍然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
其次,离婚协议虽然可以减少争端,但并不能完全保证双方共同利益的平衡。如果一方在签署协议时处于弱势地位、没有充分意识到协议的含义,或者协议中存在不合理或受约束的条款,法院仍然可以对协议进行审核或者判决无效。
最后,即使签署了协议,仍然需要双方遵守。如果其中一方未能履行协议中的义务,另一方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履行,或者解除协议并要求赔偿。
综上,虽然签署了离婚协议,但仍需要考虑一些情况可能引起的争端和纠纷。如果需要,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