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权是指在离婚或分居等家庭矛盾纷争中,父母双方争夺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权利的行为。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抚养权的归属应该是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考虑和判定。
首先,要考虑孩子的意愿。法律规定,孩子年满10岁就有权选择跟那一方在一起生活,但要遵从对其成长有益的建议。如果孩子小于10岁,那么法律规定,要根据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状况,确定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父母的照顾和抚养能力。因此,为了保护孩子的合法权益,孩子的意见往往会是法院在判决抚养权归属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需要考虑孩子的需要和利益。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父母的心头肉。在判定抚养权的归属时,法院应当坚持以孩子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考虑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生活环境、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生活需要,以此来确定孩子的主要抚养人。
最后,需要考虑父母的条件和能力。在判定抚养权的归属时,当事人都可以向法院提供自己照顾和抚养孩子的证据。法院会综合考虑双方的经济情况、居住环境、工作稳定程度、教育水平、健康状况等因素,来确定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的主要抚养人。
综上所述,抚养权是一个涉及孩子切身利益的复杂问题,需要法院综合考虑孩子的需要和利益、孩子的意愿,以及父母的条件和能力等因素,最终根据实际情况来判定抚养权的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