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行为,是指公职人员或者其他与公共事务有关的人员在执行公务中,将公款挪用于非法用途,造成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针对这种行为,司法机关将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立案侦查,进而进行惩处。那么个人挪用公款超过多少会被立案呢?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个人挪用公款属于贪污罪的一种,其行为已经涉嫌触犯法律。根据相关规定,个人挪用公款超过5000元并且不满足其他情节没有成立的,都是应该受到立案侦查和惩处的。也就是说,如果造成的经济损失比较严重,可能会被判处较重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贪污贿赂犯罪惩治法》的规定,从事行贿、受贿、贪污的公职人员,挪用公款达到10万元以上,或其他人以同样数额与其勾连,都应该受到重刑的惩处,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应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切勿触犯法律。尤其是对于公职人员或与公共事务有关的人员,更应该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不得挪用公款,否则可能会对个人造成巨大的法律风险和人生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