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让拆迁安置房是指政府以出让土地的方式,引入开发商,开发建设安置房,向被征收户出售的行为。这种做法在不少地方被广泛应用,但其合法性一直备受争议。
首先,以土地出让方式给开发商建设安置房,必须遵循法律规定。根据《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暂行条例》规定,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土地使用权管理制度,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公共利益的保障。在出让土地时,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予以公示和公开招标,确保权益受到有效保护。
其次,需要关注出让拆迁安置房涉及的土地使用权转移问题。在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必须经过政府部门的审批,出让合同必须经过法律审核,并实现保障公众监督流程,以确保转移过程合法合规。 同时,开发商需按规定缴纳土地出让金,并在规定期限内履行相关义务,确保土地使用权转移公正合法。
最后,出让拆迁安置房应充分保障被征收人的权益。根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城市房屋拆迁必须依法,保障被征收户的合法权益。出让安置房的要求应按照当地的法律政策和规定,确保被征收户的住房安置问题得以妥善解决。同时,需要建立健全的房屋质量保障机制,确保出让的房屋具备合法卫生许可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障被征收户的基本住房需求。
总之,出让拆迁安置房行为是否合法,需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完善监督机制的前提下进行,才能达到应有的社会效益。